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近年来,各地也出现了一批产业、生态、人居协调发展的特色小镇,其中就包括不少以康养为主题的。伴随着康养旅游、养老产业的兴起,在医药行业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康养类健康特色小镇。康养项目风生水起,但如何避免千镇一面?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国家政策利好
为了促进康养医药产业与旅游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
主打康养小镇繁多
当前,养老成为热门话题。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银发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把健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此背景下,健康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各地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截止到今年5月,全国有17个省(市、区)出台了培育特色小镇的各类政策文件,也开始了不同形式的探索。
康养小镇要避免千镇一面
现实中,康养小镇一哄而上、同质化的问题也引发关注。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大规模建设康养小镇,康养小镇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康养小镇刚刚兴起,各地都在探索中,这需要规划者们有明确的定位,提前布局,抢占先机。无论康养小镇定位如何,其医疗的核心功能不能动摇。
智慧康养小镇建设的五个原则: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原则。特色小城镇的作用是什么?就是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二、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原则。将中医药传统精髓文化植入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三、倡导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原则。促进城市向老年友好型发展,以充分发掘老年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社会更加和谐是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策略。
五、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原则。实现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要进一步减少行政对公共资源分配的干预,要深入财税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
未来,一批特点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和一定影响力康养小镇将和特色小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互为补充。
来源:特色小镇产业研究院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