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过去的吃得饱,到如今的吃得好、吃得健康,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让农产品逐步迈入品牌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在农业品牌建设的路上,参与者越来越多。一个农业品牌的塑造成功,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对于一方百姓的致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
2017年被农业部确立为农业品牌推进年,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新的一年,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将有哪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呢?
第一,加强品牌培育管理。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地区、产业、主体集聚,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构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集群,扶持打造一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指导各地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指导,引导市场主体将品牌多转化为品牌大、品牌强,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引导和支持中央媒体、部属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农业品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展览展示平台,深入挖掘农产品品牌内涵,全方位展示和宣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好感度,增强品牌影响力。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整合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各类商超等组织,深入特色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开展经销商进产地、扶贫营销促销、农商互联、特色农产品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拓宽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
第三,完善和加强品牌制度建设。推动出台《农业部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鼓励和指导各地制定品牌培育、保护、营销、监管等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健全农业品牌使用监管和预警体系,将农业品牌目录作为统一组织发布农业品牌权威信息、指导地方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建品牌、引领品牌消费的重要平台。
第四,加强品牌基础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农业品牌基础性研究,挖掘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内涵,组织农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收集、整理品牌农产品营销数据和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探索科学合理的品牌农产品营销推广模式,制定品牌农产品地方质量标准体系,等等。
第五,加强品牌监管和保护。鼓励和引导品牌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等,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严格管理农业品牌的使用方式、对象、媒介。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造等侵犯品牌的行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维护市场秩序。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对于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品牌,在各项品牌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一律摘牌制度。
转自:中农富通美丽乡村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