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1184728480,1154906112

电话:

如何建设市民农园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0/11     点击数:788

 

市民农园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用地规划原则,功能上以为租种人提供方便、舒适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服务为首要目的。市民农园设施,还应符合生态原则,建设应避免破坏土地,可采用生态设计和可回收材料,不得违规建设,设计上可综合多种功能,将有限的设施综合利用。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创意设计,将景观和功能相结合。

 

总之,市民农园的建设,要兼顾生产需要和游憩需求,其设施相应地包含生产设施、游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大类。

 

(一)生产设施

 

1. 水电设施。有符合国家标注规定的灌溉水源和饮用水源,有污水排放和垃圾回收设施;有满足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电力条件。农园提供的水源,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同时农田及周边须具备排涝和生活污水排放或处理条件;农园对垃圾一般采取分类回收,有机物通过堆肥与农业生产形成内部循环,不可回收垃圾须与周边垃圾回收站、公共卫生服务单位对接,形成垃圾处理机制;农场的电力条件须满足灌溉、排涝和一般生活用电需求,大面积夜间照明建议采用太阳能,可以减少供电设施的投入;此外农场多为户外条件,电力铺设一般采用深埋,并严格按照电力部门安装要求施工,电力控制端口须明确标示并上锁,最好有专人管理,防止市民和游客接触。

 

2. 灌溉设施。灌溉设施须铺设到每个份额地块(指租种人的单元地块,下同),至少每四户共用一个出水口;供水管道要深埋,地上管道做好保温防护,防止冬天冻裂,30 ~ 50 ㎡ 的地块,出水管径一般不小于 1.9 cm;北京地区户外管道埋深一般在 70 ~ 90 cm,每个区域要设置独立分支开关和泄水井;市民租种土地种植品类繁多,作物间种复杂,除非经过特别设计,一般不适合喷灌、滴管等节水设施。

 

3. 道路系统。道路铺设必须连接每一块份额地块,一般农资运输工具,如手推车或电动车等可直接到达,末端宽度不小于 1.2 m;田间道路可直接采用土路、适当三合土硬化或用砖石铺设,减少土地硬化面积。农田生产道路须与农资存放场所配合,农资取放场地越密集,对农资运输道路要求越低;一般农业生产道路不建议硬化,可用三合土、石子或石板、预制板铺设。

 

4. 排涝设施。每块份额地块须挖设排水沟,并依据地势连通园区主排水沟。按照不同的地势和土壤透水性,排水不畅的地块,可在适当位置挖设渗水池,必要时可安装排涝泵,排水沟宽度或水池大小,依据当地降水量设计。农田排涝对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和果树非常关键,即使在北方干旱地区,也要保证夏秋雨季时排水畅通;在农田附近修建适当规模的蓄水池,可以兼具排涝、灌溉和消防功能,十分可取,但任何水池、深水沟、坑洞等必须安装围栏、围网或其他隔离装置,并在明显位置放置安全提示牌,防止儿童靠近。

 

5. 围栏设施。每块份额地块可设置单独的围栏和栅栏门,也可按区域分区设置围栏,围栏可采用竹子、木头或铁丝围栏,但应考虑耐久性和维护方便。市民种地需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感和菜园界限,设置围栏便于形成独特田园空间。此外,围栏可以提升园区的景观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市民收获成果。

 

6. 地块标识。每块份额地块须安装地牌标识,要界限明确,标示清楚,并固定在地面或围栏。标牌可采用地块编号、区域编号或由客户自定义标示。农园可以提供一定个性化和具有创意的地牌,不但增加市民的参与性,也会为农场整体创意加分。

 

7. 垃圾和堆肥。每个区域就近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或堆肥设施,方便租种人分类投放垃圾和菜叶秸秆。园区应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垃圾回收或处理系统,收集的有机物可喂养动物、就地堆肥,也可集中起来堆肥;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处理可参考相关规定。农场设立垃圾分类机制非常关键,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机物,形成生态循环,也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农园对市民垃圾处理可以提出明确要求,尽量减少不可回收的垃圾投放。在周边垃圾回收设施不健全的地方,农园可以和市民合作,由市民自己将产生的不可回收垃圾带回市区等有回收处理条件的地方;有机物、菜叶等和动物养殖结合,也可以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8. 育苗设施。园区须建立育苗设施,可采用育苗畦、育苗拱棚、塑料大棚或玻璃温棚,按照园区可建造设施的要求,也可以几种方式搭配。育苗区面积根据农园耕种和租种人需求而定。按照北方的生产经验,育苗设施占地一般在生产用地的 10% 左右,市民农园种植种类多,周期持续久,大型温室大棚并不是最好的育苗设施,需配合小冷棚、小型育苗畦等,方便分品类管理、控温和控水。

 

9. 工具房 / 农具仓库。农园根据租种人数量和需求,设立专门的工具房,方便租种人领用和存放工具。工具房的位置选在园区入口或不同份额地块区域中央,以方便领用为原则。工具领用场地的设置可以比较灵活,也可以结合创意设计,搭建不同风格的场地,并且不一定要采用固定建筑,可以用帐篷、箱柜等临时装置。农资存放场地要按照适合的密度分布,密度过低增加市民领用和运输困难,密度过高会增加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农资可以分类存放,较重的物资分散储存,如肥料。

 

10. 农资房。农园根据租种人数量和需求,设立专门的农资房,方便租种人领用或购买农资。农资房的位置选在园区入口或不同份额地块区域中央,可与工具房合并,场地要特别避开积水低洼地。有大型农机的农园,还应建造农机存放场所以及其他农资储存场地。特别注意,种子储存要求阴凉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专门的种子存放箱,部分种子不宜跨年存放,影响发芽率;需要长期储存的种子,可以放进避光密封容器,然后在冰箱或冷藏条件下储存;无论如何,种子最好随用随买,不宜积压。

 

11. 堆肥场。农园在主交通便利及下风口的区域建造堆肥场,用以储存、发酵自产或采购的粪肥。堆肥场可以是露天的开放场地,也可在半开放的雨棚下。外购商品有机肥料,尽量储存在室内。堆肥是农场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制堆肥可以充分利用农场的有机物,形成高品质肥源。有养殖条件的农场,堆肥和养殖配合进行,效率更高。堆肥对水分、温度和混合比例有一定技术要求,农场须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或邀请相关专家指导。

 

12. 其他生产设施。这类设施如养殖、水产、果园等,依据需求建设,各个生产项目之间,尽量形成生态循环模式。近年来,农业经营业态呈复杂化趋势,多种经营结合可以分散农业风险,也提升农场的综合吸引力,配合租种市民需求,适当增加各项配套业务,可以帮助农场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

 

(二)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是市民农园服务的一大特点,但管理和维护成本较高。一方面,在设计上要考虑维护便捷,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应做好市民教育,鼓励市民参与到公共环境的维护当中,例如分片区形成市民公共管理小组,除了维护公共环境、安全等,还可兼具技术指导、活动组织等任务。

 

1. 停车场。园区周边若无公共停车区域,须在入口处附近设立停车场,停车场一般用石子,或砖块、石板等铺设,并减少水泥硬化。停车区面积依据租种人数量和园区人流状况设置。农园还可以采取限制车辆入园和雨天车辆管制等措施,需与市民提前达成协议。

 

2. 公共厕所。园区内须设立公共厕所,厕所数量和蹲位依据人流确定,可以参考相关公共设计标准。一般农业园区的厕所以旱厕为主,推荐采用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有市政污水接口的区域,厕所可设计为一般冲水马桶,直接连接市政排污管道,也可设计连接沼气池的水冲厕所,或者专门建立符合要求的化粪池。厕所若设置在水电不方便的位置,照明可采用太阳能灯,洗手可采用收集的雨水(厕所的管理会影响粪尿回收和处理,农园的厕所为厕,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3. 服务中心 / 办公室。农园设立专门的农业服务中心,方便租种人咨询或寻求技术指导。服务中心的位置可选在园区入口或不同份额地块区域中央,可与工具房、农资房等合并。办公区和市民接待要有专门的场所,接待区可以和产品体验、展示活动相结合。农业服务区域要考虑服务的便利性。

 

4.解说设施。营造良好的农业氛围,形成农耕文化,逐渐走向都市农耕社区是市民农园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通过解说系统(园区全图、导览图、农事指导看板、公告栏等等),向市民传递农业及生态方面的知识,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增进他们对农园各项管理措施的认识,是市民农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

 

5. 工间休息场地。可在工具房、农资房、农服中心、厕所周边,或者其他适当的区域,建立市民劳动之余的休息区域。休息区一般提供遮阳避雨、座椅、饮水、洗手池、无线网络等,可以搭建亭子、简易凉棚或帐篷,有建设条件的农园也可提供室内休息空间,甚至提供住宿等服务。

 

6. 照明设施。在道路等关键区域,视需求情况,安装照明路灯,可使用常规路灯,或太阳能照明系统,无夜间活动的也可不安装。多数农场夜间没有市民活动,但个别公共区域,如厕所、道路等依然要考虑照明,以兼顾管理值守人员及安全需要,小型太阳能路灯是不错的选择,有动物养殖的农场,养殖场地的照明也要特别考虑,方便夜间巡视,此外,大棚、温室等场地,有阴雨天作业、凌晨采摘等需求的,也需要安装照明设施。

 

7. 安保设施。园区在入口处设置门房或保安亭,负责日常和夜间安全,封闭园区可结合验卡、验票和登记工作。园区也可选择安装监控设备,以保障园区安全。保安和值班人员最好雇佣当地村民或对当地人事、环境熟悉的人员;有条件的地方需要在保安房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者保证夜间值守人员的通话设备畅通;规模大的农园,还应为保安制定专门的应急情况处理流程,必要时对保安进行培训。

 

(三)游憩设施

 

农游合一是市民农园的基本属性,因此,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之上,还应该为市民提供游憩的设施。游憩设施是关键的服务设施,但农田上的建设行为国家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合理利用已有设施,或寻找配套完整的场地,可以节约农园建设成本,降低违章建设的风险。

 

1. 餐饮设施。依据农园经营内容,农园可选择性设立餐饮场所,包括餐厅、茶室、咖啡厅等。餐厅可以是标准餐饮服务、自助厨房、或提供熟食简餐的场所。餐厅等设施建设须依法取得相关经营资质,办理房屋、环评、消防、卫生许可等合法手续。餐饮是市民农园所必备的,有条件的农园开设餐饮业务可以大幅提升园区收入,也可以和附近农家乐及周边参观结合,形成互惠的合作方式,或者设置市民自助厨房,采用出租烹调场地和烹调器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餐椅服务,但也要符合当地关于饮食卫生的相关要求。

 

2. 住宿设施。根据土地使用性质,可采用固定房屋、木屋、房车、帐篷等多种形式开展农场住宿服务。相关建设和经营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住宿可以增加市民的郊区户外体验,有住宿条件的农园可以增加农园综合收益,没有住宿条件的可以和周边的民宿、农家院合作形成共赢。可不定期举办露营活动、亲子体验等,也可以增加农园与市民的粘性,但要在有严格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开展。

 

3. 团队活动设施。团队活动设施包括田野景观、绿地花卉、会议室及相关休闲设施,主要面对租地市民开展收费经营。休闲场地可以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也可以开辟专门的空间供出租使用。如户外拓展场地,体育锻炼场所或团队活动空间。

 

4. 儿童娱乐。儿童娱乐项目复杂多样,可以根据业务设计,建立不同的娱乐设施。儿童活动是市民农园吸引市民的一个亮点,农园可以与相关儿童教育机构合作,形成符合农园条件的教育和体验活动。农场具有天然的自然教育环境,在儿童设施建设方面,要因地制宜,结合农园已有的场地进行,尤其考虑设计的创意性、材料的生态性、设施的多功能性。

 

5. 购物设施。农园商品服务是对农园租种业务的补充,结合农园自产产品,搭配非自产商品,方便市民在种地之余,从农场购买其他家庭消费所需的健康食品。农园可在专门区域设定商品服务,出售农园的农产品及其他商品,也可与农资销售、工具销售、茶点等服务结合。各项业务须取得相关经营许可,如食品流通、卫生许可等。

 

转自:中农富通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