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1184728480,1154906112

电话:0311-83051179

乡村振兴最迫切的问题,怎么留住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0/22     点击数:1525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这明确了人才在乡村振兴诸要素中的核心地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找到了突破口。

 

一、乡村人才现状与困境

 

人才的缺乏,是当前农村人才缺乏的典型表现,而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正是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人才困境。作为农村人口主体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而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不想待在农村,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农村呈现出“空巢化”“老龄化”的趋势。怎么把青年人才留住,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带头人,同时吸引走出去的农村青年“回流”,投身新时代农村建设,是摆在当前的首要问题。

 

农业人才可简单分为科研与实用两大类,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离乡等状况来看,目前人才短板主要在农村实用人才方面,比如经营人才、服务人才等

 

尽管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农村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总体来说,大多数乡村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尚未形成。

 

一方面,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城镇化现象。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的经济待遇、公共福利、环境条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城市的日益繁荣对乡村人才仍然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而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仍然明显不足,尤其是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鼓励人口由农村向城镇流动、限制城镇人口向农村流动的管理体制,户口登记制度的城乡地域属性划分仍十分明确,各地普遍实行着户籍与公共福利待遇挂钩的政策,导致诸多有意愿下乡回乡发展的人才顾虑重重。

 

另一方面,为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国家近年来除支持乡村创业外,还实施一系列的乡村人才智力支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乡村人才危机,但距离满足乡村人才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行政强制性推动的人才下乡,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激励与监督考核,诸多人才都会视自己为“过客”,真正服务乡村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已经在乡村就业的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会谋求通过学习、招考等各种途径进城。

 

目前农村人才“回流”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乡村收入低,收入渠道窄,和大城市相比机会少;

二是农村教育落后,孩子在农村教育感觉没有前途,为了孩子的未来向城市转移;

三是各种文化设施相对落后,休闲、娱乐等满足不了人才需求;

四是人才上升空间有限,难以有大的上升空间;

五是乡村是人情社会,办事等人情因素占有很大成分,外来人融入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乡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从外在引进和内在培养共同发力,是多数农村破解人才难题的共同选择。

 

乡村人才振兴,最需要的是引进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要建设这样一批农村人才,不仅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农村。他们出身于农村,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获取了知识,而且也更懂农民,更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建设这类人才队伍的同时,配套相应优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具有农业专业技术的乡村人才。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形态持续涌现,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引入农技专业人才,对农民日常生产进行指导,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进而根据个人意愿,开展试点,通过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二是具有新发展理念的乡村人才。

 

现目前大部分乡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乡村发展的观念还略显滞后,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引入具有新发展理念的人才,可以为原有的乡村部队注入新鲜活力,带来新的思路。养殖直播、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潮理念,加上原有部队的号召力,既能增加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能扩宽农村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人才引进只是起到“输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具有“造血”功能的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机制,完善相应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相较于城市生活的“互联网+”“共享生活”等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农村条件还相差甚远。然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条件,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配套项目已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居住质量,吸引人才返乡回村,为人才储备工作提供保障。

 

二是给予人才相应的发挥空间。

 

大部分人认为回到乡村没有前途,没有用武之地,这就造成了更多的人才希望留在城市寻求发展,而导致乡村人才缺失。因此,做到人尽其能,给予他们空间,尽情释放才能,让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归属感与获得感,让他们留得下,让更多的人愿意来。

 

三是一定程度上提高福利待遇。

 

合理合规提高工资,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等,解决乡村人才后顾之忧。

 

三、构建人才振兴的四大机制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人才服务与智力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内生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探索人才服务乡村的多元模式,构建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

 

构建人才服务乡村的分类激励机制

 

除支持市场主体下乡回乡创业外,应制定规定性、激励性、考核性措施相结合的鼓励专业人才、党政人才下乡服务的政策,对于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下乡服务,与职称评定、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障等相挂钩,支持离岗创业、兼职兼薪;对于党政干部、公职人员下乡任职,与干部交流、职务晋升、工资套改、体检休假等相挂钩,尤其注重提拔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锻炼成长的干部。

 

构建为乡村提供智力服务的激励机制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导智力下乡,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产品流通服务等。政府应根据不同服务主体及其服务方式、服务成效实行不同的激励政策。

 

构建城乡区域人才对口服务机制

 

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提高城市人才服务乡村的针对性,需要借鉴区域对口扶贫的经验,倡导构建起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才对口服务机制,双方政府构建起相应的协作机制、人才下乡创业服务的保障机制,使人才服务乡村的目的明确、工作条件有保障。

 

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口管理体制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着力构建城乡标准统一、有效衔接、转移方便的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制度,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加强城市人才下乡相关保障制度建设,探索根据城市人才在农村居住时间与创业创新情况,保障参与自治、住房使用、土地流转经营及相关公共服务权益的制度安排。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战略,人才是振兴乡村的关键,但是乡村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下一番功夫,既要“筑巢引凤”,聚焦农村需求引才,亦要“自我造血”,创新理念举措育才,更要“搭好舞台”,建设广阔平台用才,还要“栓心留人”,优化服务环境留才。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返乡,投入乡村振兴的队伍行列。

 

来源:中农富通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南大街399号亿博基业大楼邮编:050000

联系电话:0311-83051179 传真:0311-83055026

Copyright @ 201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930号